镇江高校园区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建设人才新高地 筑牢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3-01-08 15:52:09  阅读次数:984  作者:admin
 
    一个城市的精气神,与城市的文脉和个性息息相关。美国的哈佛和波士顿大学城,英国的牛津和牛津大学城,德国的海德堡和海德堡大学城……,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富有朝气的国家和地区,无不因其特有的大学群落而活力十足、魅力万分。我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创建高校园区具有雄厚的基础和优势,必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引擎、创新活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目前,镇江高校园区规划和建设刚刚起步,准确定位、缜密规划、依法建设、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建议:

    1、高水平谋划高校园区发展的新模式。要将高等教育资源与城市空间外扩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驻镇高校组团优势和集聚效应,使各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在适应和支持镇江城市发展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大经济社会效益。我们建议镇江高校园区应定位为:具有完备的城市功能、先进的配套设施、一流的环境和服务、开放式园林化的大学城,成为镇江技术创新研发核心区、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区、科技创业孵化加速区和高端产业领航区,最终达到“五个一体化”目标,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后勤生活一体化、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一体化、信息通讯系统一体化。

    2、高起点构思高校园区规划的新蓝图。要遵循“政府主导、高校主体、政策支持、统一规划、多元投资、资源共享”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形成风格协调、人文环保、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大格局。一是遵循现代城市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好地方与高校、城市整体性与高校个体性的关系,充分征求、吸收驻镇高校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考虑广大高校教职工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切身利益,遵循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原则,有效避免建设和使用单位各弹各的调,做到超前谋划“不留遗憾”。二是坚持适度超前原则,预留用地适当空间,为高校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像苏州、常州高校园区一样,再吸引一些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来此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坚持依法建设原则,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始终确立程序在先、“好”字在先、速度服从质量的科学发展理念。四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彰显镇江独特魅力,做足“山水文章”,体现人文、科技和绿色理念,把有利于彰显的所有要素和资源利用到最大化,建设生态、低碳、宜居、创意的魅力新城。加大对长山地区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尽快疏通水库、湖泊等水系,精心打造湿地系统,为高校园区增色添彩。

    3、高标准铸就高校园区建设的新品质。要全面推行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模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规定程序,把好施工建设单位筛选关;科学制定计划,建立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合理节约资金,通过方案比选、限额设计、竞争投标、严格工程量确认及造价审核、材料分类采购等措施,全程控制投资,取得投资最大效益。

    4、高质量构建高校园区投入的新机制。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多方筹资新机制,降低风险,绝不留下融资“后遗症”。一是政府依据高校园区发展规划,运用土地、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为扩大投资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并投入部分资金,建设和完善水、电、气、路等六通一平的基础设施,示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高校园区。二是统一组织协调各高校进行旧校区土地置换、银行贷款和自筹经费等多种渠道解决建设资金。三是采取“项目打捆、银行授信、政府贴息、学校偿还”的办法,把各高校分散、小型的项目打捆起来,扩大筹资规模。四是通过发行债券、股份和募捐等形式,采用社会化筹资等办法。五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投入,为园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5、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高校园区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高新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规划的调整,更涉及高校教职工的吃、住、行、学、购等方面,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新问题,应未雨绸缪,提前计划和安排。一是解决好交通问题。建议加快规划和建设通往高校园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尽快将镇江高校园区纳入宁镇扬一体化交通网规划和建设中整体考虑,主动对接南京仙林大学城,打造宁镇产学研走廊。二是调整完善丹徒新城地区规划。作为镇江“副城”的丹徒新城(理应包括高校园区)原先的规划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应尽快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特别是加快丹徒新城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文化娱乐等生活设施规划和建设。三是解决好高校教师住房和子女入学问题。规划和建设教师公寓、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推出教师廉租公寓,鼓励高校在园区集资建房。加快公办优质幼儿园、中小学建设,解决好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吸引更多的高校教师落户高校园区。